
1.铁路的历史始于湾流 (Gulf Stream)
早在 17 世纪,瑞典北部就被发现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。随后的几个世纪里,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矿石从瑞典的荒野运出。在很长一段时期里,他们尝试通过驯鹿运输以及利用船只通过河流和湖泊运输。在 19 世纪初铁路和机车被发明之后,新的解决方案出现了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向波顿海湾 (Bottenvika) 和波罗的海方向开辟一条航线。问题在于,冬天大海会结冰。
但是,湾流使得挪威海岸线温度较高。今天被称为纳尔维克 (Narvik) 的欧佛特峡湾 (Ofot fjord) 一年四季都不会结冰。挪威和瑞典在当时是一个联合王国。

2.英国人启动铁路项目
英国人很早就对瑞典的矿石资源产生兴趣,并投资了采矿和铁路项目。他们最初打算朝波罗的海方向修建,但在 1882 年,他们获准修建通往欧佛特峡湾 (Ofotfjord) 以及以英国女王名字命名的维多利亚港 (Victoriahavn) 的铁路。当瑞典和挪威铁路有限公司 (Swedish and Norwegian Railway co Ltd.) 在不久后破产之后,他们设法完成了部分铁路和边界挪威一侧 8 公里铁路的修建。
挪威和瑞典政府于 1898 年决定完成这条铁路的修建,这是挪威历史上最艰难的建设项目之一。

3.建筑工人的艰苦生活
1900 年以前有好几个在建的大型铁路项目,大部分施工都是人工完成的。工程师和建筑工人都被带到了欧佛特 (Ofot) 地区。劳工(瑞典语:rallar)大多是来自瑞典,他们在包括欧佛特铁路线 (Ofot Line) 在内的全挪威多条铁路的修建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由于当地的气候等条件艰苦卓绝,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参与修建这条铁路。工人们不得不忍受严寒、黑暗和冬季风暴。为了便于将材料运到山上,他们不得不先在峡湾边的罗姆巴科斯巴顿 (Rombaksbotn) 修建一条通往瑞典边境的施工道路。这条道路也是在连接奥斯陆 (Oslo) 和卑尔根 (Bergen) 的卑尔根铁路 (Bergen line) 建成之前完成的。这些道路以修路工人命名,包括欧佛特铁路线 (Ofot Line) 旁边的工人之路 (Rallarveien) 和卑尔根铁路 (Bergen Line) 的工人之路 (Rallarvegen)。

4.罗姆巴科斯巴顿 (Rombaksbotn) — 一座只存在了 5 年的城市
在铁路修建之前,峡湾内端的罗姆巴科斯巴顿 (Rombaksbotn) 鲜有人居住。这里只有夏季耕作的农民和冬季垂钓的渔夫。1898 年,渔夫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。峡湾旁一大片地带开始大建房屋,供工程师和工人们居住。
不久之后,酒店、杂货店、面包店和保龄球馆也陆续出现。工人挣到了工钱,无处消费,两姐妹发现了独特的商机。她们在码头上招募妇女,并许诺提供漂亮的衣服。警察局和监狱也相继建立。
兴盛时期,罗姆巴科斯巴顿 (Rombaksbotn) 居住人口达到了 500-700 人。铁路建成后,一场大火将罗姆巴科斯巴顿 (Rombaksbotn) 毁于一旦,只留下挪威最短暂、最奇特的城市历史。时至今日,那里只剩下地基了。

5.维多利亚港 (Victoriahavn) 成为纳尔维克 (Narvik) 集镇
在铁路修建之前,英国人称之为“维多利亚港 (Victoriahavn)”的地方也仅有寥寥几个农场而已。1901 年,政府决定在这里建立一个集镇,并命名为纳尔维克 (Narvik)。城市于 1902 年建成,欧佛特铁路线 (Ofot Line) 也在同一年通车运行。

6.1940 年 4 月 9 日前几天,纳尔维克 (Narvik) 引起了国际关注
近 40 年后,这条铁路线因运输大量铁矿石而闻名于世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挪威依然保持中立,德国和同盟国都把目光投向了纳尔维克 (Narvik)。在战争时期,从飞机到武器的生产都离不开铁。《纽约时报》等媒体几乎每天都在关注态势发展。

7.峡湾变成了船只的大型墓地
让军队登陆纳尔维克 (Narvik) 是德国攻击挪威战略的一部分。1940 年 4 月 9 日,德军在英国战舰雷达的监视下,击沉了两艘挪威装甲舰之后成功登陆。4 月 10 日和 13 日,英德两军战舰在峡湾发生几场大型海战。战斗以 10 艘德军战舰全军覆没告终,而英军只有一艘战舰受损。因此纳尔维克外的峡湾最后变成了一个大型船只墓地。在铁路下方的罗姆巴肯峡湾 (Rombak fjord) 中,依然能看到德军“格奥尔蒂勒 (Georg Thiele) 号”战舰残骸。

8.未被炸毁的大桥
40 米高的诺德达尔斯布鲁亚 (Norddalsbrua) 大桥横跨诺德达林 (Norddalen) 山谷,大桥是在德国预造而成,欧佛特铁路线 (Ofot Line) 建成时未被炸毁。这座桥的设计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状况。由于桥两侧有爆破室,一旦战争爆发,可能会被炸毁,并迫使铁矿石运输中断。但实际情况是,爆破室被冻住了,大桥得以幸存至今。
1988 年,铁路铺设到了诺德达尔斯布鲁亚 (Norddalsbrua) 的郊外,但仍然可以从索斯特贝克 (Søsterbekk) 车站的火车上看到它。

9.纳尔维克战役持续了 62 天
为了保护铁路,挪威军队在 4 月 9 日清晨冒险前往瑞典边境的比约恩菲尔 (Björnfjell)。在随后的两个月里,在铁路附近发生了几场大的战斗,除了英国之外,协约国还获得了波兰和法国的增援。德国军队在边境上孤立无援,但通过飞机和瑞典铁路得到了增援。1940 年 5 月 28 日,协约国夺回了纳尔维克 (Narvik) 镇。协约国军队占据城市多日,但由于欧洲大陆战事紧张,他们不得不撤离。挪威南部已经投降了,6 月 10 日,纳尔维克 (Narvik) 也投降了。
纳尔维克战役持续了62天,8500 人丧生。

10.欧佛特铁路线 (Ofot Line) 已运输超过 10 亿吨铁矿石
欧佛特铁路线 (Ofot Line) 早在 1923 年就已实现电气化,其最重要的用途仍是铁矿石运输。每天有 10-12 列火车从基律纳 (Kiruna) 开往纳尔维克港 (Narvik)。每列火车有 68 节车厢,每节车厢运载100 吨矿石。使用这些矿石炼成的钢铁能制造 68000 辆汽车!难怪他们必须使用市面上动力最强的机车。在这条铁路近 120 年的历史中,已经运送了超过 10 亿吨的铁矿石。
除矿石外,还有 90% 的日用品通过瑞典的货运列车从挪威南部运往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 (Narvik)。
自 1925 年比约恩费尔 (Björnfjell) 车站开放以来,该地区一直是当地人的最爱,因为该地拥有滑雪和徒步旅行的绝佳地形。2020 年北极列车开通后,前往该地区变得更为便利。从边境的里克斯格伦森 (Riksgränsen) 到罗姆巴科斯伯斯 (Rombaksboth) 只有 15 公里路程,您知道吗?从基律纳 (Kiruna) 车站到罗姆巴科斯伯斯 (Rombaksboth) 也只有很短的步行路程,沿途还能看到峡湾旁曾经熙熙攘攘的小镇的遗址。